李颀(690?—754?) 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后人称其为李东川的“东川”,系指颍水一支流。李颀是唐代众体兼备的著名诗人,尤擅七律、七古二体,就题材而言,则善写音乐诗。其诗被称许为“风骨高华”“骨秀神清”。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匈奴族。与李颀等人友善,现存诗二十七首。
王昌龄(698?—756?)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曾官江宁丞、龙标(今属湖南)尉,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其诗被称为“惊耳骇目”“中兴高作”。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传世。
王湾(生卒年不详) 洛阳人。公元712年常无名榜进士,《全唐诗》存诗仅十首。
祖咏(生卒年不详) 洛阳人。公元724年杜绾榜进士,但未曾得官,以渔樵自终。与王维多有酬唱,交谊颇深。《全唐诗》存其诗三十六首。
常建(生卒年不详) 公元727年与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然仕途并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其诗以兴象取胜,被《河岳英灵集》列于卷首。《全唐诗》存诗一卷。
王维(701—762) 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因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安禄山陷长安,被迫任伪职。两京收复后,被降官。此后徘徊于仕隐之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后期“以禅诵为事”,有“诗佛”之称。其诗艺术性很高,又兼通绘画和音乐。苏轼赞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