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坠落的审判》3月底在国内院线上映,本片由法国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执导, 桑德拉·惠勒、斯万·阿劳德、米洛·马查多·格拉纳等主演的一部欧洲影片。在北美和欧洲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金棕榈奖、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欧洲电影奖等众多奖项与提名,是今年非常热门的女性视角悬疑家庭片。 本片讲述桑德拉(桑德拉·惠勒 饰)、萨穆埃尔(塞缪尔·泰斯 饰)以及他们视力有障碍的儿子丹尼尔(米洛·马查多·格拉纳 饰)在偏远山区生活了一年。一天,萨穆埃尔在房子外面被发现死亡,警方立即展开了涉嫌命案的调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桑德拉被控:这是自杀还是谋杀?一年后,丹尼尔参加了母亲的审判,这也是对他父母关系的真正剖析。 3月27日,导演茹斯汀·特里耶为了宣传本片,在北大首映礼接受了一次现场对谈。主办方为了表示重视与敬意,特意邀请了嘉宾北大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与北大法语教授董强作客,还有知名辩手、武大教师陈铭主持对谈活动。活动非常精彩,其精彩不仅在于导演卓越的作品与思想,在于戴锦华老师有质量的分享与翻译姐姐精准的同声传译,更在于两位在场的与谈男嘉宾因为个人表现引起了广泛争议。 陈铭被认为其作为主持人却长篇大论言之无物抢其他人风头,滔滔不绝时被台下学生叫停并在活动最后茶味十足地进行因“生而为男”的致歉,被现场观众高喊“闭嘴,让导演多说!”。而董强教授则是被认为“Ken”气十足,作为与谈人上来就说“没想到女导演这么年轻却能拍出这么深刻的电影”、发言时给一部以性别为主题的电影定性为与性别无关(仿佛他自己对于影片的话语权大于导演,是全场唯一真神)、出其不意秀法语、并在台上就自顾自拿出手机自拍正在讨论的其他人等等。这些行为引发了北大现场很多人,以及网友的不满和愤怒,甚至被指责既不专业,又爹味十足。 笔者在此之前已经看过本片,这部电影非常好地展示了女性如何作为一种处境而非仅仅是一种性别。而上述提到的北大对谈,似乎将导演在本片中希望表达的女性议题在东亚文化圈里进行了生动地解读与展开,电影外的事件完整了电影的核心叙事。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真实,这么drama。 下面谈下电影(涉及剧透)。如果只是把女主和丈夫的关系视为成功的大女主和她空有野心而无足够才华的、懦弱的、为妻子超过自己寻找借口的甚至是“破防”的丈夫,那么这或许并不是女权的彰显,而恰恰是由于囿于现实中家庭内不平等的性别分工与处境。 在倒置的电影中投射对前者的不满,反而落入了女权所需要反对的男权制所隐含的话语——在家庭中,才华或是经济处于主导的一方,就能够对家庭共同的事务(例如子女的抚养教育)理所应当地付出更少,对伴侣实际更多的奉献与难言的、某种程度是被迫但找不到怨怪对象的牺牲视若无睹,对伴侣陷入的情感困境认为只不过是对方需要自己去克服、摆脱和改变的问题吗? 这并非只是对女主的质疑,或者说并非因为她没有像传统女性一样而提出质疑,尽管我在观看时认为女主不是完美的甚至不是一个值得认可的伴侣——除了可以讨论的对伴侣的不理解(女主直接声称伴侣间不存在互惠关系)。女主存在多次的出轨甚至在伴侣陷入痛苦中的那一年直接告知他。 在我看来,女主处于传统关系中男性的角色,她也具有着相似的才华、掌控力、近乎冷漠的理性与情绪稳定,以及道德瑕疵。对她的批评不是对跳出女性不利处境者的批评而是对此类形象的批评。而丈夫更像一个陷入双重困境的角色:他一方面像传统女性一样面对着伴侣的冷淡、背叛和不被认可的付出,一方面作为男性面临着父权制下对男性的压力,即需要展现才华、赢取社会地位和家庭中的主导。 另外,他面临着所有性别都可能遇到的痛苦,即理想与能力间的不匹配。而这几乎是所有知识女性的日常遭遇——女性们长年累月的忍受这些并继续默默奉献于家庭,而丈夫他跳楼了…… 男主的坠落以终结生命的方式结束了对他的审判,在影片的最后女主也离开了外界的法庭审判,但审判的涟漪或许仍然回荡在她的内心、丹尼尔的内心以及改变了的家庭,也拷问着整个男权制社会——性别不平等带来的枷锁其实牢固地落在男性与女性双方身上,而对此做出改变需要共同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