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重修《氏族志》,企图抑低山东士族族望,又定婚制贬之: “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而且还阻止某些勋贵名臣的“新官之辈”与之联姻。这些措施均未奏效,既不能达到禁止“卖婚”目的,也不能禁止山东土族代出高官与抑低其族望。以崔氏为例,终唐一代,崔氏十房共出二十三个宰相,数量之多居旧士族之冠。
而宰相、知政事都是位居三品以上的高官,按《姓氏录》等第,可排入第一姓或第二姓之列。可见,武则天以降,崔氏家族随着代出高官,已上升为第一等、第二等的族姓了。所谓抑制山东士族,从历史发展角度或社会效果来看,也是没有达到的。
第十一章
统一边疆 抗击东突厥唐太宗统一边疆的卓越建树,首推抗击东突厥的武功,它解除了隋末唐初的严重威胁,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突厥是中国北方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北齐,北周时期渐趋强大,建立了“控弦数十万”的军队,进入了阶级社会。隋初,突厥贵族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被隋文帝战败,纳贡称臣;西突厥也一度衰落。隋末丧乱,东西突厥乘机复振,一跃而为雄据漠北,力控西域,势倾中夏的强大军事力量。正如杜祐所描述的: “(突厥)又更强盛,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尽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刘文静聘使时,以“财帛金宝入突厥”作为借兵的交换条件。突厥可汗“始毕遣其特勤康稍利等献马千匹,会于绛郡,又遣二千骑助军,从平京城。"二千胡骑,微不足道,唐初不过借其声威,以作外援而已。可见,李渊初起的力量是严重不足的,这可说是他称臣突厥的主要原因。